17 二月, 2025

NACIS学子拿下“双碳”大赛特等奖!学生主导的ECO SCHOOL真的太酷了!

NACIS学子拿下“双碳”大赛特等奖!学生主导的ECO SCHOOL真的太酷了! - Eco-school

当你仰望星空,想象未来地球的模样,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还是被雾霾笼罩,失去光彩?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创下历史新高,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加剧了资源短缺和贫困问题,影响着全球数十亿人的生存和发展;我国碳排放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气候问题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NACIS,有一群中学生,发起了在诺达创建ECO SCHOOL的号召,通过走访、调研和分析整合,设计提出了推广和建设绿色校园的方案。在年前结束的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发改委等11部门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市青少年“双碳”方案提案大赛中,10年级David、Rachel、Diana三位同学凭借优秀的方案、深度的见解和卓越的现场答辩表现脱颖而出,《校园旧校服回收再利用项目》一举夺下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项——上海市特等奖。

NACIS学子拿下“双碳”大赛特等奖!学生主导的ECO SCHOOL真的太酷了! - Eco-school

践行ESG,旧校服“重生记”和餐厨垃圾零排放,一起为校园减负!

去年6月,“双碳”大赛开始启动报名,NACIS在校园环境、社会与治理(ESG)领域的深入探索也正式拉开帷幕。暑假期间,David和Diana、Rachel三位同学组成了ECO SCHOOL的核心团队,开始筹备生态校园的相关事宜并着手“双碳”比赛的准备。

作为此次参赛队的队长,David希望能以本次提案比赛为契机,将NACIS ECO-SCHOOL COMMITTEE的观念传达出去,来构建真正的生态校园。David坦言"此次比赛只是一个起点,但绝不是终点"。Diana说:“和小伙伴们亲身投入其中去实践这件事情,一整个学期下来,已经对这个项目产生了归属感,更是一种责任。”而Rachel则希望“能够把环保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师生,让低碳的美好传播到整个校园。”回顾参赛的经历,赛程安排的紧密程度和比赛时竞争的激烈程度都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连续数周的调研、讨论、定稿、线上会议让本就繁忙的十年级更加“密不透缝”。得益于独特的选题、卓越的时间管理、扎实的学术基础和现场面对各方专家时出色的现场一对一答辩,NACIS参赛团队最终在100多支参赛队伍中力拔头筹。
 
我们谈起环保,很多人或许会把它和全球范围内宏大的议题勾连起来,但从学生和校园的角度出发,其实触手可及的低碳环保也许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在校园内的走访调研得知,校园内的旧衣物和旧校服一年可达200-300件,表面上是校服被淘汰,背后却是对物质浪费、不利于环保、碳排放量加大的现实,这些都是为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佐证,而这些淘汰掉的校服该去向何处?是否可以实现再利用?带着这样的问题,在学校的支持和组织下,三位同学去往浙江佳人新材料公司进行走访,佳人正在实行的“从衣服到衣服的永久循环”项目,通过“回收-分拣-制造-再流通”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实现衣物的“再生”,这与NACIS校园内旧衣物回收的环保现状可谓是高度匹配。在工厂内,孩子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线和回收线路,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能和佳人公司达成合作,让ECO SCHOOL项目有了坚实的基础。”David说。

NACIS学子拿下“双碳”大赛特等奖!学生主导的ECO SCHOOL真的太酷了! - Eco-school 

旧衣物、校服回收听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在一个庞大的校园体系内推广却并不容易。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件事情的意义,三位同学会利用各学部Assembly的机会去做宣讲,宣讲的对象不止是学生,也有老师,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中,孩子们有理有据的分享亦是让老师们十分动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去年11月“育未来”低碳环保生活节中,旧衣物回收箱正式在NACIS校园中亮相,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NACIS学子拿下“双碳”大赛特等奖!学生主导的ECO SCHOOL真的太酷了! - Eco-school

在不断探索生态与环保的议题中,David同学始终抱着辩证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情。“我并不认同一些极端环保主义者的理念,环保可以去提倡,但不能以替代和停滞人类原本的发展为代价,所以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落实到校园生活层面,又一个项目成为NACIS ECO SCHOOL的“代表作”。

基于与“生物圈3号”的长期合作,学校了解到在深圳梅沙,“生物圈3号”集聚了一批企业家创建了一个致力于环保发展的社区,并且已经有一些成熟的范例。于是,NACIS教育顾问委员会Scarlett主席和Stephanie、Jessica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深圳,参观了这座可持续发展社区,近距离了解他们正在做的环保尝试。在这个小小的园区里,竟然可以实现光伏转电、餐厨垃圾的零排放,这让孩子们很受震撼。落地到学校,那便是校园里每天产生的400公斤餐厨垃圾,该如何处理?于是从去年起,NACIS引入了“黑水虻”项目。黑水虻是一种资源昆虫,它能够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处理有机废弃物,它们具有惊人的食欲和强大的垃圾降解能力,主要以城市餐厨垃圾、屠宰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为食,进行生物转化,培养出来黑水虻成虫,其具有低耗能、低排放的特性与优势,以及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工具。通过旧衣物回收、黑水虻项目等一系列举措,NACIS不仅在校内推动了环保实践,还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机会。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为校园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NACIS学子拿下“双碳”大赛特等奖!学生主导的ECO SCHOOL真的太酷了! - Eco-school
NACIS组织同学们到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参观学习黑水虻项目

打破学科壁垒,

跨学科探索的无限可能!

ECO SCHOOL不仅是一个校园性质、学生参与的组织,也与IB教育理念高度契合。IB强调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的全球公民,而ECO SCHOOL的建设正是通过实践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校园生活。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环境保护的知识,还通过打破学科壁垒的跨学科联动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贡献力量。

黑水虻项目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实现餐厨垃圾的零排放,参与人群从中学延申至小学。从小学生搭建的绿色沙盘模型起步到中学生的黑水虻项目的构想,一个小的跨学科体验最终演变成一个大的跨学科项目。只有将环保的概念贯彻到学校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让ECO SCHOOL的概念深入人心。

NACIS学子拿下“双碳”大赛特等奖!学生主导的ECO SCHOOL真的太酷了! - Eco-school
NACIS一年级学生制作的环保装置

NACIS学子拿下“双碳”大赛特等奖!学生主导的ECO SCHOOL真的太酷了! - Eco-school
NACIS四年级学生制作的黑水虻项目模型

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沉淀,诺达的学子们已经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并走向国际大舞台。以ECO SCHOOL项目为蓝本,诺达学子连续两年参与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今年COP29会议中,作为唯一一支进入气候大会和在巴库考察的中国学生队伍,孩子们在国际舞台上发表了对于气候变化的深刻见解。未来,从NACIS校园出发,在NAE集团全球化资源的加持下,诺达学子将带着保护地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奔赴更多国际舞台,积极推进环保理念并践行可持续发展。

NACIS学子拿下“双碳”大赛特等奖!学生主导的ECO SCHOOL真的太酷了! - Eco-school

同时,ECO SCHOOL小组积极联动校内资源,IGEM校队就是其中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NACIS IGEM校队正在开展围绕着酵母智能合成β-胡萝卜素展开设计,而他们也构想其中的胡萝卜素便可以作为旧校服回收的染料,为“再生”的新校服进行染色设计。IGEM校队的同学们还曾亮相奇璞10周年暨首届ESG公益晚宴,现场采访多位生物医药专家,与上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探讨β-胡萝卜素的设计,而这些研究成果或许都会为ECO SCHOOL的建设来一场梦幻联动。

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NACIS ECO SCHOOL小组也有了更加充实的计划,David和我们分享,随着项目发展,ECO SCHOOL项目未来将会形成“双轨制运营”:一方面会成立三个独立的项目部门:校服回收项目部、黑水虻研究项目部和IGEM竞赛项目部,另一方面还计划设立三个独立的功能部门,包括:美术宣传部、综合文案部和信息技术部。未来,这六大部门将通力合作、多维度出击,推动ECO SCHOOL的宣传与实施,将更多更好的环保理念和活动带到大家面前!

也非常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加入ECO SCHOOL,让这个项目能以“以老带新“的方式在NACIS学子中传承下去。

NACIS ECO SCHOOL的建设,从旧衣物回收到黑水虻项目,从校园到社会,一群少年用小小的脚步丈量着环保的宏大愿景。这不仅是一次对环境的守护,更是一场对责任与成长的深刻探索。在这里,环保不再是遥远的议题,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实践;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理念,更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行动。ECO SCHOOL的每一步,都在为地球播下一颗绿色的种子,也在为未来培养一群心怀世界的守护者。以少年之心,守护绿色未来。愿这份坚持与热爱,像春风化雨,滋养更多心灵,让生态与希望,在校园内外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