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校长曾经在几年前遇到一个学生,他喜欢写诗,也颇具天分,但是戴校长总能从他的诗作中感知到他复杂的情感与价值观。凭借丰富的经验,戴校长与孩子及家长进行了多次面对面谈话,找到了孩子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沟通教育时存在的核心问题,并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真诚的沟通之下,换来了孩子焕然一新的改变。因此,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之上,戴校长也不断强调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可以锦上添花,很难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的前提是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当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学校教育就会显得无助而无力。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家校沟通、家校合作,而更应该是家校共育。
家长和学校就好比是父母双方,若步调一致,坦诚相待,才有可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助推孩子更好地成长。
老师应具备时代的年轮
诗人惠特曼曾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回忆起自己教学生涯的点滴,戴绚校长最想感谢的便是自己的恩师——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
说起自己职业生涯的领路人,戴校长分享了一个故事:
时代的年轮在千禧年迎来了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大街小巷都在播放周杰伦的歌曲,人人崇拜周杰伦,于漪老师的学生也不例外。
为了弄清楚中学生为什么崇拜周杰伦,这位八旬老人专门研究了《青花瓷》《双截棍》等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发现周杰伦的创作才能以及歌曲中东方古典文化与现代摇滚乐的巧妙结合,才会如此令青葱少年喜欢迷恋。
只有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才能成为一名与时俱进,与学生同行的师者。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戴绚校长从恩师身上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