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使各年龄段的学习者都能认识全球共同的问题,从而积极推动和建成一个更加和平、包容、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学校教育应创建学生与社会的纽带,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世界,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行动来创造美好。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理解能力,有勇气探索未知,有能力走向世界,像一个全球公民一样主动行动的开拓者。
近日,NACIS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与老师携手制作了“关于治理全球气候变化”的视频,该视频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进行了播出。这项活动由剑桥公爵夫妇慈善基金会发起,旨在呼吁更多年轻人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
在千变万化的全球背景之中,NACIS始终践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建设者。因此,他们需要从今天的世界去汲取教训、积累经验、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的世界,就在他们眼中;未来的世界,已埋在他们的心中。
参加了此次视频制作的同学之一,五年级的子高,立志成为一名可再生能源科学家,此次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亮相,让他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子高从小痴迷于探索What和Why:“人体是怎样运作的?”、“汽车是怎样开动的”。总是无时无刻,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身体来探索周遭的世界。然后再用自己的手,把创意转变为现实。
加入NACIS,他的“创客精神”有了更多机会和可能,学校的主题学习、STEAM学习、思赏行项目、艺术课……无一不在鼓励他去探究、思考、连接,甚至改变这个世界。他开始不断思索起How,比如:“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
Zigao的创客世界 Zigao's creative ideas
“耳濡目染”。
说到子高的在校学习,子高妈妈如是说:
得益于学校的Global Campus平台,从一年级开始,子高就耳濡目染了“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健康与福祉”,到“性别平等”;从“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到“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从“保护水下生物”,到“气候变化行动”……这些令成年人都感到高深莫测的全球性话题,是NACIS的孩子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学习了“从咖啡豆到巧克力”的项目后,孩子们知道了“国际公平贸易”项目,并头脑风暴了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购买贴有“Fairtrade”标签的产品。在学习了“森林采伐(Deforestation)”的后果后,孩子们设计了海报,呼吁人们珍惜保护地球家园。在探索了“地球上的生物”主题后,孩子们关于“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话题进行辩论,并为保护世界濒危动物摇旗呐喊,制作宣传视频……
Zigao的项目作品Zigao's school work
同时,学校PBL的教学模式也提升了子高习得新知识,获取新技能,以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了做一个“水平尺”的产品,孩子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从前期调研,到产品设计;从材料和工具的准备,到制作加工;从产品说明书的设计,到最终产品包装;从拍摄产品视频,到建立公司网站。这不仅传授了科学知识,还为未来储备了一批优秀的团队领袖、产品设计师、工程师。
水品尺项目作品Zigao's school work
参加此次视频录制的初衷来源于PSHE(幸福与健康)课上对于环境保护的学习。结合STEAM课上的学习成果和全球校园线上竞赛比赛作品,子高在不断的反思中,将自己的二氧化碳过滤器进行了改造升级:
“虽然在全球校园的比赛中没有获奖,但之后我还会接着拿着这个作品参赛,我的梦想就是让这个机器运用到现实中”。
而NACIS也正积极运用跨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全面覆盖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目标。
数学、地理、STEAM、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各个学科间有效配合,保证学科知识充分铺垫之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个性释放。在这些不同纬度的学科交错中,采用更加联结化的教学模式,提供学生更多团队协作、主题式及国际化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习得适应全球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