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哲学家、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对品德与幸福健康之间的联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写道,良好的品德将带来“灵魂的健康与幸福”。
当我们的孩子走出校园的时候,他是否形成了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他是否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上海诺德安达,我们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幸福力的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省与思
规则下的德育
有两种东西令人心有加无已地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法则。——康德
规则是一切的基础,规则意识更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并在规则之下学会对自己负责?
NACIS中学部将德育教育的 “主人角色” 交给了学生自己 。在未来即将踏入大学、进入社会的中学生们,自我管理能力自然是重中之重。学习的规则、行为的规则,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去把握的 “那杆秤” 。
不知礼,无自立。
学校在五项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之外,分三级详细进行了惩戒\激励原则的细分。每天早晨的校门口,晨会上,课间,我们的校长,老师,学生会成员,每一位NACIS的同学,都是行为规范的执行者及监督者,良好行为规范的倡导已经融进了中学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
而在开学伊始,中学部每一位同学都拿到了一本全新的学习手册,将近150页的手册中记录了各学科必备词汇,学习报告,学习目标设立及每周学习反思,而老师和家长每周都需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评估中。
三位一体、家校共育的行为养成体系,帮助学生在每天的校园生活中养成出得体的举止及正确的价值观。
创校生Sofia不久前刚升入中学部六年级,她对崭新的中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初中部对我来说像一个全新的舞台。我要认识很多新同学,要每天加快脚步在不同的课堂辗转。
这些变化让我认识到作为中学生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日程规划,要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成为初中生的我,每天从走进校园那一刻起就渴望能有新的收获和进步。
在NACIS,德育不是理论的灌输,它真实地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看得见,摸得着,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孩子的省、思、行。
有爱
言传身教的魅力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不管是在学科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从言谈举止、穿着形象,到对于人际社交的理解,我们的老师都用陪伴来传递着正能量。
小学部幸福与健康负责人Doreen Zhang:
无论是孩子,还是身边的老师,他们都曾带给我令人感动的德育瞬间。不久前我无意间目睹了这个场景:一个孩子因为和同伴发生了矛盾,心情很沮丧,他在走廊里徘徊,他的班主任老师始终陪伴在他左右,就像是他的哥哥那样。后来这位老师和我聊起这个男孩:孩子和说他了很多心里话,他渴望有个知心的朋友,他需要被倾听,被尊重。他特别高兴男孩跟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这位老师向我诉说着这一切的时候,他明亮的眼睛里有泪花闪烁,我看到了他内心柔软的一面,或许是感动,或许是惊喜,亦或是欣慰吧!我想,一个时刻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老师,一个时刻能与孩子同喜共忧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拥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我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那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冰心先生说:“读书便佳“。
NACIS的晨间师生共读也将德育教育进行进一步的衍生:早自习时间,我们的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通过营造读书的氛围,在文字中找寻意义和价值,铸造心连天地的宽广格局。
美育
发现美、追求美、成为美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有时疏于观察。而能够发现美、追求美并创造美的孩子,自然能收获无穷的幸福。
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方式,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都将提升德育的效果。在这个用美营造的校园氛围之下,我们的学生都能找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用爱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解忧驿站
同龄人的守护
在小学部,有一群小小心理委员,他们是老师的好帮手,和老师一起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服务。他们用尚且稚嫩的笔迹为刚入学的小伙伴写下贺卡,像哥哥姐姐一般带领害羞的同学融入班集体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力所能及,传递关怀。
同时,中学部的学生也正经历着心灵成长与个性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正面临着来自学习考试、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由中学部12名同学自发组建的Well-being hub致力于为中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及帮助,在每天课间、中午及寄宿晚自习时开放咨询。“只要你们需要帮助,我们一直都在”,成员之一的冯同学说到。
从营造友好的校园氛围、老师的陪伴、制定品德手册、同龄人的互帮互助,充满爱意的校园建设,每一个行动都蕴含着德育的意义,都是德育教育的实施路径。
如果问我们的幸福力何在?有德者,方可成为一个灵魂丰盈、精神富足的幸福之人。以爱为羽,我们的学生定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